【笔记】罗马教皇列传(一)



大概大一大二的时候从学校图书馆借的书,那个时候还以为是绝版书,没想到后来突然就再版了。当时看的时候是手抄的摘录,最近有时间重新整理成了电子版,笔记看着感觉多,打出来好像就没多少了。最开始发《唐代题壁诗》的时候,好像也提了还有两本是手抄笔记的,那两本书有时间会继续整理的。

关于《罗马教皇列传》这本书,怎么说呢,如果当时能找到国外相关题材的纸质书,我大概就不会看这本了,记得当时还能从这本书里看到错字什么的,包括很迷的译名.....但似乎确实国内涉及到相关内容的不多——总之定性类的描述仅仅参考着看吧。


-------------------------------------------------------

教皇制的产生与利奥一世

  • 教皇(pope)拉丁文写作papa,在罗马帝国时代,papa一词是基督教徒对主教和一般神职人员的尊称,并无专门含义。

  • 基督教会初期,没有主教制。公元2世纪以后,形成一批专门从事神职的人员,他们当中的少数人逐渐将主持教会的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此即主教的由来。最初为多主教共事,2世纪中叶,才发展为单一主教制。

  • 教会规定:“…主教在教会里面,教会在主教里面…背叛主教,就是背叛上帝。”

  • 罗马主教宣传道:罗马主教是“彼得的继承人,而彼得是耶稣最大的门徒,有权领导全教会。”

  • 公元313年之初,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年)颁布了“米兰教令”,给基督徒以宽容,宣布基督教同其他宗教一样,在帝国内合法。

  • 公元325年5月,召开尼西亚主教公宗教会议。《尼西亚信经》

  • 撒狄卡上诉条款,成为罗马主教可以干预其他教会的根据。

  • 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379-395年)于392年颁布法令禁止异教,确认基督教为唯一合法的宗教并立为国教。继而广泛开始了对异教徒的迫害。

  • 公元451年,查尔斯顿主教公会议(第四次普世会议),宣布利奥一世的“道成肉身”的论述,即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同样完整存在的见解乃是真理。《查尔西顿信经》这次会议预示着东西教会的必然分裂。

  • 罗马主教利奥一世的突出贡献是制定了教皇权力理论。这个理论以圣经中的三段经文为依据:《马太福音》十六章第18、19条;《约翰福音》二十一章第15-17条;《路加福音》二十二章第31、32条。

  • 教皇制的萌芽产生于利奥一世时代的5世纪中叶,6世纪末格利哥里一世形成教皇制的雏形,直到11世纪格利哥里七世时教权的垄断地位才最后确立。

 

被称为“中世纪教皇之父”的格利哥里一世

  • 格利哥里一世是中世纪教皇制的奠基人。是最后一个罗马主教和第一个中世纪教皇。

  • 格利哥里一世被列为与安布罗斯、奥古斯丁和哲罗姆齐名的拉丁教会的四大教父之一。

  • 他是最先将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付诸实践的罗马主教。

  • 基督教会对修士、修女要求必遵、坚守的清规:一、神贫愿(不具私产,又称绝财);二、贞洁愿(不结婚,又称绝色);三、听命愿(服从长上,又称绝意)。

  • 6世纪末,罗马主教已成为意大利罗马及中部诸省的世俗统治者,这时,罗马主教已逐渐拥有罗马教皇的权能。

  • 6世纪末,格利哥里一世上台时,基督教会尚未正式分裂为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会,而是存在着以君士坦丁堡教会为中心的希腊派(东正派)和以罗马教会为中心的拉丁派(西方派,加特力派)。

  • 格利哥里一世曾指示传教士们,在传教过程中,“不要破坏异教神庙,而要对它洒圣水,在其中设坛,设上圣徒遗物,把基督教的仪式、节期同异教的献祭惯例结合起来,把蛮族的过去一笔抹掉是不可能的,要逐步、和缓地前进!”

  • 他曾对非洲总督说过,在传教难于进行的地方,也可以“发动几次战争”。据此,后来有些学者称他是“十字军”东征思想的最初提倡人。

  • 6世纪末的修道院是俗人依附教会过苦修士生活的团体,它与教堂有别。

  • 本笃修道院中本笃思想是西欧新建修道院的基本思想。

  • 《圣本笃法规》的内容:凡进修道院当修士、修女的必须宣誓听命、安贫、守贞,不得有私人的任何财物,要乐于接受鞭打、体罚。

  • 《圣本笃法规》后来成了所有罗马教会修道院的通用章程。

  • 根据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认为,一切对人有用的知识,都已包括在《圣经》中了。任何人如遇疑难,都可以在《圣经》中求得解答。故解释《圣经》便是人类最大的学问。

  • 格利哥里一世曾指示法兰克的维昂主教,基督教会应反对世俗知识。这成为中世纪教会长期的长针。

  • 人之得救不仅要靠上帝,而且也要靠个人的善功。他强调主要的善功就是履行教会的圣事。

圣餐:基督徒认为,圣餐的直接根据来自《新约圣经》,圣经中记载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死的晚上,与十二门徒共进逾越节晚餐。圣餐是按照耶稣所规定的,来分领主饼(无酵饼)和酒(葡萄酒),以表明主耶稣的死,按理领受的,不是凭眼见,乃是凭信心,分领主的身体和血,并他的一切益处,以致灵性得养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长进。

  • 基督教东、西两派教会在“炼狱”概念上的不同主张,成为以后长期争端的问题之一。

  • 格利哥里一世确立了天主教会的教皇体制,从此西方教会不论在教义、教会组织和修道院生活等方面都是沿着格利哥里一世所开创的方向发展的。

  • 格利哥里一世病逝于604年3月12日,他的遗体葬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内。


扎迦利支持法兰克宫相丕平当国王

  • “愿您像一根铁柱那样支持教会,教会也会使您战胜一切敌人。”——罗马教皇阿那塔修斯二世

  • 5世纪末起,法兰克人给予教会种种特权:如规定教堂神圣不可侵犯,任何自由民到教堂避难,政府机关不得派人进入教堂搜捕;教会神职人员犯法时,只能由主教按教规审理。

  • 由于法兰克统治者与扎迦利的密切合作,促使教皇摆脱了君士坦丁堡的约束,而直接得到法兰克的庇护和支持。

  • 751年,教皇特派美因茨大主教卜尼法斯专门前往为丕平举行盛大的加冕涂油仪式,授丕平以法兰克国王的称号。从此开创了国王即位由教皇加冕的先例。从此,“君权神授”观念逐渐传播开来,反对国王便是反对上帝。

 

斯德望二世与“丕平献土”

  • 古犹太人的习俗,全身披麻,头洒灰土,以表示自己犯了罪过。

  • 再次承认矮子丕平是“神命君主”,僭封丕平为“罗马贵族”和“教会保护人”,并宣称:天主安排丕平及其家族世世代代为“罗马人之王”。

  • 756年,丕平将“巴威亚条约”所得到的土地“赠献”给教皇斯德望二世,这就是著名的“丕平献土”。(拉文那为首府的整个总督辖区以及意大利中部的彭达波里斯地区)从此,罗马教皇的世俗君主权开始出现,这便是“教皇国”的开端。“丕平献土”并没有把罗马城本身交给教皇所有或管辖。

教皇国:教廷称之为“圣彼得的事业”。

  • 伪造的《君士坦丁的赠礼》证明西罗马的土地本来就隶属于罗马教廷。

  • 《君士坦丁的赠礼》所用拉丁语语法并非4世纪时用语,而是756年时法兰克王国时代的语法。(尼古拉、罗伦佐)

 

利奥三世把皇帝金冠戴在查理曼头上

  • “圣彼得把生命赠给教皇利奥,把胜利赠予国王查理。”——利奥三世

  • “…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我们虔诚的信仰和仁爱的团结契合基础上的…,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和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而神圣的教父,您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查理国王

  • 尊称查理为“奥古斯都”、“凯撒”和“伟大的带来和平的罗马人的皇帝”。当时西罗马帝国已灭亡300多年。

  • 实际上从此开始了基督教会在西方的“中兴”时期。※加冕礼显示了皇权来之于上帝,受之于教皇,含有教权高于政权之意,自此埋下了一个世纪后政教之争的种子。

  • 《查理曼书》反对东方教会与教皇,不同意在礼拜堂中敬拜图像。

“和子”:即主张圣灵发自圣父和圣子。原来亚他那修信经中称“圣灵”系“来自圣父”。589年托利多议会补充为来自圣父“和圣子”(“和子”),东方教会和教皇利奥三世都反对,查理曼却坚持,并经过809年阿亨议会认可。

  • 813年,美因茨宗教会议上正式批准教堂墓地可以葬入王公贵族和高级教士。


评论
热度(10)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梦浮桥 / Powered by LOFTER